“包”罗万象 | “Alsama的愿望手袋”:装进难民绣娘的生计、自由与故乡(上篇)
在突然爆发的叙利亚战争中,法蒂玛失去了一切。
出逃到黎巴嫩后,法蒂玛在这个意为“高塔”的Burj难民营中,建立起了一个名为Alsama的机构,名字寓意“天空”。
俯瞰 Burj 难民营
约20名和她一样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女性,以及两名巴勒斯坦女性、一名黎巴嫩女性,在Alsama Studio(即“天空工作坊”)缝纫课中学习缝纫。
缝纫“愿望手袋”不仅为绣娘们解决了生计问题,更带给了她们平静、勇气与希望。
这一次,这些手袋将来到中国。我们希望通过售卖手袋的收入,为绣娘们争取一个更美好的生活。也许今天她们手织的手袋,会变成明天她们手中通往世界的明亮窗口。
今天,我们想讲一讲关于她们的故事。故事的开头,要从那场战争说起——
出逃
她们极少提起自己在叙利亚的日子,也绝口不提自己是如何穿越国境线,从叙利亚来到黎巴嫩。
仅有只言片语,透露了关于她们过去的讯息。
努哈德今年34岁 ,家乡位于叙利亚南部的达拉。
她偶然提起留在故乡的父母和两个姐妹,说他们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:“一个人每天只能领一个面包。” 军队的封锁让城市内物资紧张。而达拉市的局势如何,努哈德保持了缄默。
谁都知道,九年前,达拉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示威活动,这场示威迅速席卷叙利亚全境,并引发了武装动乱——那成为了叙利亚战争的导火索。在历次的争夺、进攻和围城之后,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一片废墟。城墙之下,尸骨累累。
自制插画《轰炸、逃往与猫咪》中的一帧废墟
点击图片进入插画故事
离开这个伤心之地的并不止努哈德。努哈德还有个兄弟,逃亡到了约旦。这散落在三个国家的一家人,只能通过一根网线联络彼此。
2011年至今,叙利亚战争已经打响了9个年头。叙利亚境外难民人数已超过670万,黎巴嫩接收了其中的88万,约旦接收了其中的65万。在离开叙利亚的家庭中,四分之一的家庭由女性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。
(注释:黎巴嫩对难民就业有非常严格的限制,仅允许难民从事农业、建筑业和清洁行业。)
而其中的20名女性在来到黎巴嫩之后,遇见了法蒂玛——Alsama Studio的创始人。
性格开朗的法蒂玛在 Studio 里接受我们的采访
法蒂玛同样来自叙利亚。16岁早早被催着出嫁以后,她开设了一家美容院,一边继续学业,一边用美容院的收入养活三个孩子。
然而,战争的爆发让法蒂玛拥有的一切顷刻间归零。
来到黎巴嫩之后,法蒂玛再次一无所有。这名倔强的女子在意为“高塔”的 Burj 难民营中,创建了一个名为Alsama的机构,机构的名字寓意“天空”。
共同未来与Alsama Studio合作的缝纫课顺利结课
(为保护个人隐私,图片做了特殊处理)
在这里,二十名和她一样来自叙利亚的女性,以及两名巴勒斯坦女性、一名黎巴嫩女性,决定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开始,在“高塔”中去努力触碰她们向往的那片“天空”。
生计
我们问努哈德11岁的儿子穆罕默德:“如果给你一个机会,你想往妈妈绣好的帆布包里放什么?”
穆罕默德回答说 :“钱,我想装很多钱,用来买蔬菜做饭吃,最好也能买一部手机。”
34岁的努哈德,目前有五个孩子,最大的十三岁,最小的只有两岁半。
努哈德和她的孩子笑着接受了我们的采访
为了满足这庞大一家子的生活开销,她不得不精打细算。“我们一个月花合133美元(约合人民币900元),最大的开销是房子的租金,还有电费和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。”
在逃亡前,努哈德是一名数学老师,教小学1-3年级。但是,来到黎巴嫩后,她们一家付不起黎巴嫩学校的学费,她的孩子们因此辍学,她还因这件事和丈夫大吵了一架。她只能打着以天结算的零工,有时在家里教教自己的孩子。
另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妇女哈娜则显得稍稍幸运些。
我们采访哈娜和她的女儿时所摄
在丈夫的帮衬下,家里多少宽松一点。她家的房子一个月租金合149美元(约合人民币1000元)。她的丈夫在一个蔬菜摊打工,可以经常拿蔬菜回家,因此他们的餐桌上最常出现的菜肴就是沙拉、土豆泥和茄子泥。
在采访的当天,哈娜刚刚吃了她最喜欢的酿蔬菜——
阿语名为“Al-Mahaashi”
一道本应是蔬菜裹肉馅的菜肴,但“当然,我吃的是没有肉的版本”。
尽管如此,她的孩子还是没能上学,因为她的孩子不在黎巴嫩教育系统编制内,尽管有联合国难民署(UNHCR)认证的难民身份,他们依旧交不齐学校要求的种种证件。
钱、生计、孩子——
这些话题是Alsama Studio的绣娘们聚在一起时最经常提到的。尽管她们年龄各异——最小的只有十七岁,最大的年近五十——也尽管她们国籍不同——巴勒斯坦人、叙利亚人、黎巴嫩人,但是在动荡的黎巴嫩经济中,她们都遭遇着共同的危机。
Alsama Studio的创始人,本身也是叙利亚难民的法蒂玛,和每一个身处在难民营的女性们一样深刻地感受着生计的艰难。
本着没有工作就创造工作的想法,在2019年底,她创立了工作室,招募了15名难民女性一起制作刺绣品,通过出售绣品挣钱养家。
在Studio里,Fatima与共同未来商讨包包的合作项目
当时,Alsama Studio也许还有更好的出路,比如接受外部捐款。但是法蒂玛却一直坚持着自负盈亏的理念——
她说,她曾经通过售卖自己的手工艺品养活了工作室,她就绝不允许中心变成一个完全依赖他人捐助的慈善机构。
“我平时就告诉大家,我们必须努力工作,不能眼巴巴地等着有人给我们送吃送喝。我也是这么教导自己孩子的,我们自己要先有力量,才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。”
于是,工作室的妇女们开始在法蒂玛的家里开展缝纫,把绣品带到市场上卖。
一切本来很顺利,但是天有不测风云。今年3月开始,新冠肺炎席卷黎巴嫩,市场关门,她们的工作室亦无人问津。
在机缘巧合之下,法蒂玛和共同未来取得联系,终于成功获得了一批订单,让Studio可以继续维持下去。对于法蒂玛来说,工作室必须坚持下去,因为它象征着每一个工作室成员的家庭,能够挣得不可或缺的经济收入。
今年9月,共同未来邀请 Studio 里的缝纫课成员
到前线办公室做客,感受难民营外的新鲜环境
高昂的赤字,疲软的经济增长率,还有狰狞的高失业率……这些数字和名词太抽象,也许并不足以概括黎巴嫩的现状,但就在这样的风暴中,Alsama Studio就像是一道盾牌,也许不那么结实,却尽可能地让她们和她们的孩子免于饥寒。
这份工作让努哈德帮助丈夫一起交上了房租;
也让哈娜在15-20天的工作后,有一点小零花钱,给孩子们买上一包价值750里拉的薯片作零食;
……
尽管,Alsama Studio的订单和收入并不稳定,仍无法满足她们全部的经济需求,但是,它足以让她们相信——
希望还没有消失,生活还在继续。
经过数月的线上采访与交流,我们逐渐走进了她们的生活,看到了难民生活中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,有伤痛,也有成长,有悲哀,也有欢愉,有奋斗,也有无力……
我们将采访所得的内容,写成了一篇篇故事,在未来的三周中陆续推出。
明天,随同“Alsama的愿望手袋”的推出,我们将继续讲述Alsama Studio关于『自由与勇气』『故乡与愿望』的故事。期待各位读者朋友的留言~
最后,我们再次放上“Alsama的愿望手袋”的产品预告,敬请关注!
特别活动
It's More than a
这不只是一
预告
product
件产品
我们希望,这个活动不止是消费,亦不止是慈善,而是礼物与心意的沟通和理解。
“Alsama的愿望手袋”系列包包将在明天(10月23日)北京时间19时与大家见面。
参与方式将随手袋预售一同公布。同时,我们也为一直关注共同未来的热心读者们准备了特别礼物——“Alsama的愿望手袋”抽奖活动和礼物互赠计划,将于10月24日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同步开启,期待你的参与!
文案 | 张渝嘉、倪嘉宁
视频 | 刘心
美术设计 | 陈杨钦
编辑 | 阿汪、茉莉